熱門文章
-
一個血淋淋的例子! 管理老闆的絕佳範例! 她做到,老闆不能沒有她! 我最近聽到這個故事,現場拍案叫絕! 我已經徵求她本人同意,因此,以下文章,儘量原汁原味! 吉娜是一個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管理部主管,她的直屬老闆是 董事長 。 這位董事長是第二代經營。由...
-
服務業下一波革命 論壇的發言貴賓。許士軍老師(左五) 2012年1月9日,過了非常充實的一天。 我參加了天下遠見雜誌和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所(CDRI)所主辦-" 服務業的下一波革命 "研討會。 會中宣示, 台灣服務業...
-
今年上了很多企業的服務課程。 我感受到很多企業「知道」要提升服務,但是不知道要怎麼做。 我這幾天常跑新竹。因為竹科的企業,已經嗅到2012年的「4大慘業」帶來的海嘯衝擊,預計這波浪潮之後,會湧上致命的後浪。 她叫安妮,是我一個很欣賞的女孩子。清楚的思路,透過微笑,讓人...
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70%的迷思~台灣服務業百家亂放~
2012年1月9日,過了非常充實的一天。
我參加了天下遠見雜誌和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所(CDRI)所主辦-"服務業的下一波革命"研討會。
會中宣示,台灣服務業產值已達GDP+70%,而政府和學界,希望CDRI延續70年代工研院發展台灣科技產業的角色,帶領服務業的我們,向世界發展。
身為在服務業的實務和理論中,奮戰超過15年的我,聽到這些,只能說,開心! 欣慰!
台灣服務業,是一群教練,在草肥水美環境中,依教練自己的經驗,所訓練有素的賽馬!
每個馴馬教練,各有風格,各有方法,可是面對西邊的競爭環境,想要取得好成績,似乎就有點像百家亂 放,各自造化,各顯本領。
而現在,這群馬匹教練,總算有個總教練,出來領個頭了!
會中我有幾點學習,摘述如下:
1. 服務業VS製造業? 忘了界線吧!! Boundaryless World
許士軍老師,一開始就提出:服務業是深藏在傳統製造或行銷過程中。
我們所稱的服務業,是透過人的互動,達到提供產品,或滿足需求的目的。因此,台灣傳統產業中,把產業分成製造業和服務業 兩大塊 ,但這樣的區隔是有問題的。
例如,請問85度C是製造業或服務業? 顯然兩者兼具。
小思考: 第1步,要瞭解顧客的需求,蒐集顧客的需求,接著,透過顧客需求,找到市場,最後,才製造產品。
2.服務業,要有在地化的能力!
有關在地化的問題,最有名的,就是來自美國的大白鯊e-Bay,打不贏揚子江土鱷魚阿里巴巴。e-Bay在中國市占率從72%,掉到7%,而這中間只不過是4年時間。
世界最大家電零售商美商 Best Buy貝思買,在2006年進軍中國,2011年就退出這個市場,上海9家店面一夜之間,全數關閉。
台灣企業呢?燦坤挾著台灣經驗,以強勢通路談判優勢,想要進軍中國,結果碰到中國廠商喜歡自控通路,也是碰了一鼻子灰,才進軍這塊未開發的寶地,但2 年後回台灣療傷。
小思考: 謹慎評估每個市場,了解所要服務顧客的特質,熟悉當地文化,了解當地習性,適時地.在地化。
3.服務業,要有謙卑的心!
在服務業的思考中,沒有所謂國內市場,或是國內市場。只有「顧客需求」!
沒有顧客哪有我們?!
而很多廠商,或者服務人員,頂著過去的成就,結果太過驕傲,自豪的結果,就是 - 失敗!
懂得尊重每個地區,每個顧客的需求,同時又可展現價值,才是服務業的真價值。
例如,會中提到,王品牛排,雖然屬於消費高端的牛排餐廳,原本擔心市場接受度低,但是現在王品已經塑造出:「年輕人求婚的地方」的特色口碑,明顯與當地需求&品牌價值連結在一起!
小思考:面對西邊的中國,我們已經確定,雖然說著同樣的語言,分享共同的過去文化,但是所謂服務,其實就是要把顧客的需求放在心理,謹慎且小心地評估。
頂著台灣的光環,並沒有吃香,也不保證成功!!!
而過去先有「台幹」後有「陸幹」的模式,是不是也要打破?!
這一切的討論,如此洪大,但是,我們心知肚明,沒有「人」,就完全成就不了任何事!!
有些事情我們知道,方向也清楚,但是要怎麼做?
以下投幾顆石,企圖未來可以問到路!
1. 服務業也像管理學,也可以有一個服務模型嗎?讓我們有跡可循?且管控品質?
2.就算有模型,有跡可循,可是服務會因人而異! 如何減少因人而產生的差異化?
3.如果減少差異化,那麼服務將會變得乏善可陳,因為令人驚喜的服務,都是來自客製化!!
4.服務業如果需要在地化,那麼哪些是服務的DNA,絕不能改變,哪些具變異性,可因時因地制宜?
5.服務的投資需要時間,以及大量金錢。可怕的是,太多的企業老闆,想要信價比高的投資。我們如何說服企業老闆,去投資一個,短時間看不到信價比的東西?
6.最後一個問題!服務一定需要靠人嗎? 我們有可能打破服務定義嗎?
台灣可不可以用機器,用電腦做服務,不要靠人!?台灣可否全力進入,「不需要服務人員面對顧客的產業/ 或方法?」
對我,無論如何,這是一個很棒的研討會,有很多的啟示和想法。
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,如果對這塊有興趣,也可以到商研院看一看:
http://www.cdri.org.tw/bin/home.php
在此拋磚引玉,希望能夠為台灣,為這塊土地,做些什麼.
服務業下一波革命 論壇的發言貴賓。許士軍老師(左五) |
我參加了天下遠見雜誌和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所(CDRI)所主辦-"服務業的下一波革命"研討會。
會中宣示,台灣服務業產值已達GDP+70%,而政府和學界,希望CDRI延續70年代工研院發展台灣科技產業的角色,帶領服務業的我們,向世界發展。
身為在服務業的實務和理論中,奮戰超過15年的我,聽到這些,只能說,開心! 欣慰!
會議之後,我的會後參與心得是:
台灣服務業,是一群教練,在草肥水美環境中,依教練自己的經驗,所訓練有素的賽馬!
每個馴馬教練,各有風格,各有方法,可是面對西邊的競爭環境,想要取得好成績,似乎就有點像百家亂 放,各自造化,各顯本領。
而現在,這群馬匹教練,總算有個總教練,出來領個頭了!
會中我有幾點學習,摘述如下:
1. 服務業VS製造業? 忘了界線吧!! Boundaryless World
![]() |
透過人,滿足顧客需求 |
許士軍老師,一開始就提出:服務業是深藏在傳統製造或行銷過程中。
我們所稱的服務業,是透過人的互動,達到提供產品,或滿足需求的目的。因此,台灣傳統產業中,把產業分成製造業和服務業 兩大塊 ,但這樣的區隔是有問題的。
例如,請問85度C是製造業或服務業? 顯然兩者兼具。
小思考: 第1步,要瞭解顧客的需求,蒐集顧客的需求,接著,透過顧客需求,找到市場,最後,才製造產品。
2.服務業,要有在地化的能力!
![]() |
馬雲經營的強項:了解顧客 |
世界最大家電零售商美商 Best Buy貝思買,在2006年進軍中國,2011年就退出這個市場,上海9家店面一夜之間,全數關閉。
台灣企業呢?燦坤挾著台灣經驗,以強勢通路談判優勢,想要進軍中國,結果碰到中國廠商喜歡自控通路,也是碰了一鼻子灰,才進軍這塊未開發的寶地,但2 年後回台灣療傷。
小思考: 謹慎評估每個市場,了解所要服務顧客的特質,熟悉當地文化,了解當地習性,適時地.在地化。
3.服務業,要有謙卑的心!
![]() |
王品的高端服務 |
沒有顧客哪有我們?!
而很多廠商,或者服務人員,頂著過去的成就,結果太過驕傲,自豪的結果,就是 - 失敗!
懂得尊重每個地區,每個顧客的需求,同時又可展現價值,才是服務業的真價值。
例如,會中提到,王品牛排,雖然屬於消費高端的牛排餐廳,原本擔心市場接受度低,但是現在王品已經塑造出:「年輕人求婚的地方」的特色口碑,明顯與當地需求&品牌價值連結在一起!
小思考:面對西邊的中國,我們已經確定,雖然說著同樣的語言,分享共同的過去文化,但是所謂服務,其實就是要把顧客的需求放在心理,謹慎且小心地評估。
頂著台灣的光環,並沒有吃香,也不保證成功!!!
而過去先有「台幹」後有「陸幹」的模式,是不是也要打破?!
這一切的討論,如此洪大,但是,我們心知肚明,沒有「人」,就完全成就不了任何事!!
有些事情我們知道,方向也清楚,但是要怎麼做?
以下投幾顆石,企圖未來可以問到路!
1. 服務業也像管理學,也可以有一個服務模型嗎?讓我們有跡可循?且管控品質?
2.就算有模型,有跡可循,可是服務會因人而異! 如何減少因人而產生的差異化?
3.如果減少差異化,那麼服務將會變得乏善可陳,因為令人驚喜的服務,都是來自客製化!!
4.服務業如果需要在地化,那麼哪些是服務的DNA,絕不能改變,哪些具變異性,可因時因地制宜?
5.服務的投資需要時間,以及大量金錢。可怕的是,太多的企業老闆,想要信價比高的投資。我們如何說服企業老闆,去投資一個,短時間看不到信價比的東西?
6.最後一個問題!服務一定需要靠人嗎? 我們有可能打破服務定義嗎?
台灣可不可以用機器,用電腦做服務,不要靠人!?台灣可否全力進入,「不需要服務人員面對顧客的產業/ 或方法?」
![]() |
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,如果對這塊有興趣,也可以到商研院看一看:
http://www.cdri.org.tw/bin/home.php
在此拋磚引玉,希望能夠為台灣,為這塊土地,做些什麼.
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
服務第三說 - 服務三元素A-B-C
這幾天鬧了一個沸沸揚揚的新聞,某車商在車展時,由於女業務員不小心在蓋後車廂車蓋時,砸到了顧客的頭,導致其他兩個男性業務同仁-「脫衣哥」、「出去哥」,因為要幫女同事「敲頭妹」出氣,而一炮而紅。
結果是,車商壞了聲譽,業務丟了生意,兩位男士丟了工作,連續三壞,保證出局!!!
在報導當中,有一句話很讓我震驚,該車商業務說,「業務不是狗,是人!」
我想,每個從事服務業的人,難免偶爾都有這樣的心情吧!
這讓我想到八年前當我服務於某個頂級品牌,擔任公關暨教育訓練經理時,有一天我接到一通電話。
「這裡是XX公司嗎?」「是的,小姐您好! 敝姓張,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?」我的聲音帶著微笑,擁有熱忱的高音調,畢竟是早上9點的第一通電話,精神抖擻是必要的。
「你們公司很大!很大! 牌子很大是不是!!!你們以為你們了不起嗎?!」
我一臉的疑惑「小姐,不好意思...怎麼稱呼您?....是....請問我可以了解一下,究竟發生什麼事嗎?很抱歉,讓您這麼生氣!」
「你以為你們產品很貴,我買不起是不是!! 你們小姐超沒禮貌的,我到新光三越百貨你們櫃上買個東西,小姐用眼白看我,還岔胸,....怎麼樣! 瞧我不起!!! 一瓶7500的精華液有什麼了不起!」

哇! 鍾小姐她氣昏了! 接下來的話語,更犀利,而這段話,讓我記了8年。
「妳是做教育訓練的喔~ 喔~ 了不起喔~ 人都是妳教的喔~ 我看妳,妳爸爸媽媽沒把妳教好,才會讓妳也教出這樣的專櫃小姐!!!」
我氣炸了!!! 那時的我,真希望手上有把機關槍.........
那時才早上9點,我已經想要離開辦公室,根本不想上班了........
八年後,我看到這則新聞,我立刻想到那時的心情「服務人員是人...! 不是狗....!」
八年來,我自我修練,試著找出方法,讓自己面對顧客時,感覺像個人,而不像條狗。
擔任服務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無奈,很多主管都覺得那是進入門檻最低的工作。
事實上,從事服務工作,不但要展現專業,而且要展現熱情,我自己非常欣賞迪士尼的「創造顧客高滿意度的關鍵SCSE法則」,其中提到,員工都是「劇組人員cast member」,而服務的工作,就是一場表演秀(show)。
也因此,你應該可以贊同,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上台表演的。
是的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服務業的。畢竟,你要承認,有「天分」這件事。
的確,要上台的演員,也是需要訓練的。終究,他要直接面對顧客,演了,就沒法回頭。
從事服務業的人,至少要展現三個服務的元素訓練A(attitude服務態度)、B(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、C(customer oriented以客為尊),才能稱為是「專業的服務人員」。
服務三元素A-B-C,以下分別簡單的描述。
A-Attitude服務態度
這是包括可以聽得到、看得到,說得出、感受到的所有整體呈現。
服務人員的行為展現,決定一個企業給人的第一印象。順著這個印象,顧客在過程中,會不斷地加、減分數。最後當離開時,會有個整體印象總分。
但這些整體服務行為呈現,必須從基本、小處著手。
訓練之後,還要再隨時提醒、考試、演練。
讓改變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。
如此才能完成服務的第一個元素。
根據我的經驗,這樣的過程少則需要3個月,多則需要6個月。
如果6個月之後,沒有服務態度的行為展現,那麼不管他多會銷售,我還是會請他離開。
B - 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
專業知識是所有服務業的基本。
沒有任何服務人員可以自絕於專業領域之外。
現在已經不是攀關係的年代了! 顧客要的是懂產品的人,可幫他分析、做比較的人。
而且,因為你懂你所銷售的產品,因此你還必須要透過問題詢問,了解顧客需求,而推薦顧客適合的物品或服務。
當專業知識到位,你才不會像是幫顧客做手手腳腳工作的人。你會發揮專業價值,而且征服客人,擁有服務自信。
C-Customer Oriented Service 以客為尊
有顧客才有我們!
你知道這件事,你知道的!
但是面對顧客的無理要求時,有些事就是會嚥不下!
我不是要你委曲求全。
但請你想一想這件事。和顧客辯,又如何? 贏了,又如何?
你自己也是別人的顧客,當你成為顧客,下手花錢時,你在想什麼?
每個人都有他的理由,每個人都有他的想法。
當你成為服務人員時,請你站在顧客立場,去想一想,為什麼他今天會這麼要求,會這麼生氣?
就像文章一開始,提到的脫衣哥和出去哥,兩位哥們,你要想想,顧客為什麼這麼生氣?除了你看得到的理由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原因?
每個顧客都喜歡有熱忱、有笑容、有服務精神,購物後有後續關心的服務。
發揮同理心,不讓情緒征服你的理性,那才叫專業。
我不讓我的服務人員在完成A-B-C三個訓練之前就上場,我也不讓我的服務團隊,在服務顧客時,違背A-B-C宗旨。
善用A-B-C,讓你自己在站上服務的舞台前,擁有最完整的服務元素。八年來,這A-B-C成為我服務的基本功,也是我的服務基本盤。
「脫衣哥」「出去哥」,以及「敲頭妹」,跟你們分享!
結果是,車商壞了聲譽,業務丟了生意,兩位男士丟了工作,連續三壞,保證出局!!!
在報導當中,有一句話很讓我震驚,該車商業務說,「業務不是狗,是人!」
我想,每個從事服務業的人,難免偶爾都有這樣的心情吧!
這讓我想到八年前當我服務於某個頂級品牌,擔任公關暨教育訓練經理時,有一天我接到一通電話。
「這裡是XX公司嗎?」「是的,小姐您好! 敝姓張,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?」我的聲音帶著微笑,擁有熱忱的高音調,畢竟是早上9點的第一通電話,精神抖擻是必要的。
「你們公司很大!很大! 牌子很大是不是!!!你們以為你們了不起嗎?!」
我一臉的疑惑「小姐,不好意思...怎麼稱呼您?....是....請問我可以了解一下,究竟發生什麼事嗎?很抱歉,讓您這麼生氣!」
「你以為你們產品很貴,我買不起是不是!! 你們小姐超沒禮貌的,我到新光三越百貨你們櫃上買個東西,小姐用眼白看我,還岔胸,....怎麼樣! 瞧我不起!!! 一瓶7500的精華液有什麼了不起!」
哇! 鍾小姐她氣昏了! 接下來的話語,更犀利,而這段話,讓我記了8年。
「妳是做教育訓練的喔~ 喔~ 了不起喔~ 人都是妳教的喔~ 我看妳,妳爸爸媽媽沒把妳教好,才會讓妳也教出這樣的專櫃小姐!!!」
我氣炸了!!! 那時的我,真希望手上有把機關槍.........
那時才早上9點,我已經想要離開辦公室,根本不想上班了........
八年後,我看到這則新聞,我立刻想到那時的心情「服務人員是人...! 不是狗....!」
八年來,我自我修練,試著找出方法,讓自己面對顧客時,感覺像個人,而不像條狗。
擔任服務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無奈,很多主管都覺得那是進入門檻最低的工作。
事實上,從事服務工作,不但要展現專業,而且要展現熱情,我自己非常欣賞迪士尼的「創造顧客高滿意度的關鍵SCSE法則」,其中提到,員工都是「劇組人員cast member」,而服務的工作,就是一場表演秀(show)。
也因此,你應該可以贊同,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上台表演的。
是的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服務業的。畢竟,你要承認,有「天分」這件事。
的確,要上台的演員,也是需要訓練的。終究,他要直接面對顧客,演了,就沒法回頭。
從事服務業的人,至少要展現三個服務的元素訓練A(attitude服務態度)、B(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、C(customer oriented以客為尊),才能稱為是「專業的服務人員」。
服務三元素A-B-C,以下分別簡單的描述。
A-Attitude服務態度
這是包括可以聽得到、看得到,說得出、感受到的所有整體呈現。
服務人員的行為展現,決定一個企業給人的第一印象。順著這個印象,顧客在過程中,會不斷地加、減分數。最後當離開時,會有個整體印象總分。
但這些整體服務行為呈現,必須從基本、小處著手。
訓練之後,還要再隨時提醒、考試、演練。
讓改變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。
如此才能完成服務的第一個元素。
根據我的經驗,這樣的過程少則需要3個月,多則需要6個月。
如果6個月之後,沒有服務態度的行為展現,那麼不管他多會銷售,我還是會請他離開。
B - 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
專業知識是所有服務業的基本。

現在已經不是攀關係的年代了! 顧客要的是懂產品的人,可幫他分析、做比較的人。
而且,因為你懂你所銷售的產品,因此你還必須要透過問題詢問,了解顧客需求,而推薦顧客適合的物品或服務。
當專業知識到位,你才不會像是幫顧客做手手腳腳工作的人。你會發揮專業價值,而且征服客人,擁有服務自信。
C-Customer Oriented Service 以客為尊
有顧客才有我們!
你知道這件事,你知道的!
但是面對顧客的無理要求時,有些事就是會嚥不下!
我不是要你委曲求全。
但請你想一想這件事。和顧客辯,又如何? 贏了,又如何?
你自己也是別人的顧客,當你成為顧客,下手花錢時,你在想什麼?
每個人都有他的理由,每個人都有他的想法。
當你成為服務人員時,請你站在顧客立場,去想一想,為什麼他今天會這麼要求,會這麼生氣?
就像文章一開始,提到的脫衣哥和出去哥,兩位哥們,你要想想,顧客為什麼這麼生氣?除了你看得到的理由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原因?
每個顧客都喜歡有熱忱、有笑容、有服務精神,購物後有後續關心的服務。
發揮同理心,不讓情緒征服你的理性,那才叫專業。
我不讓我的服務人員在完成A-B-C三個訓練之前就上場,我也不讓我的服務團隊,在服務顧客時,違背A-B-C宗旨。
善用A-B-C,讓你自己在站上服務的舞台前,擁有最完整的服務元素。八年來,這A-B-C成為我服務的基本功,也是我的服務基本盤。
「脫衣哥」「出去哥」,以及「敲頭妹」,跟你們分享!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