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

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面對陸客,我們都傻了!

你應該發現了吧? 現在走在路上、吃在餐廳、逛在百貨,已經開始聽到南北腔調! 台灣的零售服務業,面對這諾大商機,都是用邊做邊學的態度,在進行服務!


面對陸客,我們都傻了!!


當我在101大樓某個旗艦店擔任店長時,有一天,一對穿著光鮮,年約50左右的夫婦,走了進來。

理當來說,旗艦店很少有台灣陌生客會這麼大方,直接進門,我的直覺,這兩位應該不是本地人。

「您好! 歡迎光臨! 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?」 我端著笑容,先招呼他們,因為其他銷售顧問都在忙,而且我想,這兩位看來豔光四射,這氣勢看來......大概也只有我挺得住吧!

「你誰?」女顧客問我,在說話當時,透過她往上勾繪的眼線,以15度側臉角度,用眼白的餘光,好好地打量我一遍,我當場覺得好像被電光掃描過,現在,她腦中應該有我服務態度的X光片。

「我是店長,我姓張。」我笑容可掬的說,這,基本態度還是要有的。「請問怎麼稱呼您?」

「我叫什麼名字不重要...」,她突然走到櫃子前,拿起一個產品,「妳倒是說說看,這瓶多少錢呀,店長!」,哇! 好貴氣!

「這瓶台幣6800元!」,我還順手拿了型錄,跟顧客確認是對的產品,以及,對的價格。

「妳告訴我台幣價錢幹嘛? 我要人民幣,給我退稅價!」,說的也是,我幹嘛跟她說台幣價格呢,趕緊一個箭步走到收銀台,拿起計算機,退個稅....扣掉5%.....我把價錢秀在計算機上給顧客看。

「我就說哪有比較便宜!」她回頭看一看跟在身後的男夥伴,這人,不出聲的,就是跟在女生後面,眼神很客氣。

「我看我們回程去香港買,這邊買不划算!」。語罷,大踏步走出去,留下一抹的香水味,還有我們整個驚訝的團隊。

好貴氣呀~ 殺氣也挺重的~

這樣的場景,不知道妳是不是碰見過? 妳害怕嗎?或者,妳討厭嗎?

104人力銀行曾經針對陸客,有以下的調查,充分顯現出台灣服務人員對於陸客的應對,帶有無奈和無力!



愈來愈多零售的夥伴,想要知道怎麼應對陸客!

我就姑且以 M.I.T三個步驟,來回應一下這個問題吧!這也是104人力銀行的陸客建議,我整理如下:

M: Mind 開放的心態

請展現台灣人的開放心態,其實,怎麼應對陸客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是用甚麼心態在面對這群來自彼岸的客人。

如果你把陸客當成來自中國的「客人」,既然是客,就要展現我們該有的待客之道。

微笑、招呼、熱情、詢問需求、解決顧客問題,或者建議顧客需要的產品服務,就是基本的銷售和服務道理。這道理到哪裡都一樣,是核心,不應該有太大改變。

而要提醒的是,這些服務之道,更不會因為顧客的不同,而有所不同。意味著,服務人員要夠成熟,用普遍的基本原則,面對所有的客人。

 I: Information豐富的資訊

試著去了解妳的中國顧客,但我建議必須依照不同省籍有不同的深入了解。

中國地方大,南北生活方式迥異,都市化程度也不一。因此,請發揮你的同理心,多蒐集或了解他們的想法。
同事之間的交流,我覺得相當關鍵。
或者,多和各不同省籍的中國顧客聊聊,也是挺好的。

和中國顧客聊天,可以談一些在大陸也火紅的台灣演員或藝人。我個人的經驗是,「康熙來了」對25-40歲的客人,很容易對上胃口。「女人我最大」可以和30歲以下女性顧客對焦。「志玲姊姊」非常人見人愛。而吳奇隆「四爺」的深情是大陸女性的最愛。

你可以這樣起頭:「您聽過小S嗎?(例)您說您從湖南來,聽說湖南那邊小S也挺火紅的,是嗎?」,我可以預測,話夾子一旦打開,保證你聊不完的。


T: Taiwan展現台灣味
建議不要對著中國顧客改變你的說話腔調。他們來到台灣,就是希望原汁原味感受台灣的生活,換做你到別的地方旅行,你不也想要體會當地的人事物嗎?

我的中國同事說,大陸人很喜歡聽台灣人說話有個「軟軟的嗲腔」,我其實也不是很了解到底那是什麼? 但是,相較於中國的普通話,台灣人說話的語調較軟,尾音拉高,喜歡加個呢、啦、吧,聽起來就是呢軟,這,也是台灣味吧!

我之前在店裡面,會習慣準備個中國茶,讓外地訪客品茶一下台灣茶的甘甜,這也是建立關係,做國民外交的好方法呀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面對陸客,我倒是有幾個「不」,要送給服務從業人員!


要有優越感
不要看不起大陸人,覺得對方比我們沒水準。有些服務人員一看到大陸客進門,馬上變臉色,甚至還推諉,叫比較嫩的菜鳥或是其他同事去應付。這樣的心態,根本不是服務的心態。

要覺得他們很容易跟你吵架
大陸地大物博,地廣,人多,說話聲音比較大,很多台灣人很不習慣。再加上如果嗓門大一點,現場動作重一點,會讓人有害怕的感覺。建議,心情放穩,心裡想著「他們不是衝著我而來」,慢慢來,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,不要展現驚嚇,也不要逃避。

要只想掏人家的錢
他們是客人,不是ATM。不要因為對方是大陸客,就拼命想成交,想挖對方的錢。我並不是說不要努力賺業績,而是,只要你一習慣只想掏大陸客的錢,我可以預言,你已經沒有辦法做服務了,你也沒有辦法做台灣顧客的生意了,因為你會滿腦子都是成交,你會愈來愈沒有耐心做服務,這才叫做,自斷生路,只賺眼下錢。


交流是好事,成交是好事,讓你真正服務的心,在這段交流中,真正被淬鍊,你也可以試試自己,服務,到底是不是你的DNA?









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久釀好酒 ! 以內部講師訓,進行經驗轉移

經驗,就像一罈好酒,愈陳愈發香沉,聰明的HR,應該要知道如何把這罈好酒,引出來,暢飲!!

2012年下半年,我有個非常特別的內部講師訓經驗,企業要求我,不只要培訓一群內部講師,做為以後授課的種子球員,進一步希望,能夠把這群資深人員的經驗,以講師訓的方式,將經驗轉移成教材,並且透過授課技巧,傳承給年輕的一代。

意即,這群內部講師訓的學員,都是公司內部資深,或者待退人員,公司要在他們退休之前,把20多年來的經驗,留下來,成為教本,作為內部傳承之用。

這次的內部講師訓練,因此重點是教他們如何「寫」教案。特別是寫成「講師手冊」的規格。

光這個小小心願,就有了大問題。

因為,他們許多人都不會打電腦,更何況,要寫成文謅謅的手冊,簡直難如上青天。


怎麼辦?
穿窄裙的學員,趴坐在地上,搶時間,趕報告
HR因此派出團隊裡面的文書高手,我們戲稱他們為「書僮」。他們是一群也接受過講師訓培訓,但是年輕、文筆好、反應快的民國80之後,他們在這個職場上唯一的弱勢,就是: 沒有經驗!

這兩群人的結合: 資深老師父 + 資淺年輕人,共同湊在課堂裡,一起上講師訓,實在是個很有趣的組合。我站在台前,看著他們的臉龐,我感覺現場好像是台灣烏龍茶,碰到拿鐵咖啡的奇怪滋味。2天的課程,我戰戰兢兢,深怕沒有照顧到資深人員的需求,或者忽略年輕夥伴的活潑好奇。

透過事前的溝通、課前的閱讀、課後的作業、上課的演練、同學現場交作業的壓力,我們成功的轉移了至少30個主題的教材。

30個主題的教材,泰半都是和經驗值的累積有關: 包括
1)議價方式、
2)業務系統的選用及配合、
3)新進人員的輔導、
4)談判策略、
5)退佣金、
6)與顧客的應對、
7)成交關鍵....等等,

光這些講師手冊的成形,我們至少會讓3個月的新進同仁,立刻會有....10年以上的功力。這點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忽略,而當然,光看這些教材站在檔案櫃內,就覺得獲得「鎮店之寶」的感覺!


我其實心裡是悸動的! 謝謝你們!

由於所有教材,都是繞著該企業的實際作業設計,等4個月後,我們回頭翻看這些教材,不禁為這群學員拍手稱好,他們在辛苦工作之餘,要設計、排版、上台演練,才能得到一張內部講師證書,而這個過程,學員都非常清楚: 公司需要他們把經驗留下來,而所有人,都展現無比的情操,毫無保留地,把幾十年來對企業的情感和學習,化為文字,成為雋永的印記,以後,這些戰蹟,將放在HR部門的教育訓練檔案中!

他們是職場的英雄!


經驗轉移,是未來培訓的趨勢!

課結束了,心中有點悵然。最近看到媒體,為了22K ; 看到政府,為了要不要加薪,吵翻天。可是我有時也不禁想,如果一個職場人可以不斷地自我突破學習、可以讓自己跨越地理侷限而移動、可以擁有國際觀及外語能力,他根本不會被22K所擊倒,因為他有選擇權,而台灣有太多職場人,沒有選擇的能力,這才是悲哀的地方。

人才的高度移動,市場的快速變化,台灣很多企業已經在做準備了,正在想辦法把資深員工的經驗作傳承,因為我們也的確發現,知識容易複製,但是經驗很難移轉。

也許這是許多企業,2013年可以思考的事情。




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業務大哥大姊,你想要用舊方法,創造新業績?

年底,都在上業務的培訓課程。

今天,幫一群充滿陽剛味的業務人員上有關銷售技巧的課,放眼望去,他們年紀約28歲以上,黝黑的臉上,帶著滄桑,有的人牙齒泛紅,我猜想,應該是很常嚼「台灣口香糖」吧!

開始上課了!

我照著和HR主管先前所討論的主題,開始逐步進入到課程。

有關銷售,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建立和顧客的關係,然後,透過專業的詢問,找到顧客要的核心商品。接著,透過有系統的介紹方式,讓顧客覺得這個商品的推薦真是太符合他的需求了。最後,當然希望臨門一腳,能夠促進成交

上課上到約3/4時,坐在後排的督導,開始和助教交頭接耳,我心裡覺得很奇怪,因此透過課堂,問了一下助教,到底怎麼回事?

助教為難地抓了抓頭,她說:「老師,這也沒有甚麼,因為剛剛督導說,他覺得這些方法和他們之前的銷售方式,差很多,而且覺得現場用不到,督導希望,老師乾脆直接針對他們銷售有什麼問題,提供方法就好,不必講這麼多! 但是老師....」我熱心的助教,最好的夥伴,她總是站在第一線,為我打理好任何事,她的眼神透出堅定!「你不要管他,因為我已經跟他說過了,如果都要照舊方法,那幹嘛上課!」

好樣的,我不禁感動了起來,但是,我也得解決一下督導對於這堂課的疑問。

開始演練了,我請同學分享一下演練的感覺。

「老師!」一位看起來約40歲的同學舉手,他用略帶點害怕的抖音說:「我很不習慣...!就是你要我們講的幾句話術,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說比較好!」他大聲地說!

「謝謝你的分享! 的確,你說到重點了!...但是我請問你,你覺得這幾個步驟好用嗎?」我不禁想了解一下學員的想法,我必須承認,這個問題,很大膽,大膽到我可能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聽到的,可能是會讓自己顏面全無的答案。

「喔~老師,很好用。我只是在想,要在什麼時機切入,會比較有效!」他爽朗的說著,而我心中一顆石頭,總算放下,學員的回答,等於間接回答了督導的疑問!

我對著現場50個人說:「我知道現場很多人不習慣這套銷售的步驟和方法,我知道!」

我頓了一下,調整一下語氣。

「有人說叫我不要紙上談兵,或者把百貨公司的銷售方法,拿來教你們這些做店面的人。但是各位...客人在變,市場在變,萬物在變,唯一不變的就是要學習改變。我們都知道2013年會是辛苦的一年,但是我也告訴你,天下的老闆都是一樣的,並不會因為大環境辛苦,就放過你們,而調降業績目標,目標...只會愈來愈高!」

我看了看現場50雙眼睛。氣氛嚴肅,但是他們正在聽。

「剛剛演練的時候,有同學在接手機,或者根本沒進入狀況,我不知道你們抱持什麼心態在上課,但我可以告訴你們,今天公司把50位業務叫來上課,今天,等於公司不準備做生意,而你們卻在上課時,玩What's APP,打簡訊,你用行動告訴我,你想要用你以前習慣的方法,去創造新的業績,我告訴大家....

這是痴人說夢話!!」我語氣加重,希望能放手一搏,讓他們認同「學習改變」這件事!

「我贊成有人說的,不要把百貨公司那一套,放在我們這種專門賣店家的,我了解! 但是銷售,一理通,萬理通,我今天可以證明這些方法有效果,我說得出來哪種方法可以創造多少業績,我不是用理論告訴大家我很行!  或者...如果你拿得出其他比我的方法更有效的銷售技巧,我一定立刻把我的東西丟掉! 」

我幾乎是用要求的口吻,最後,拿出我最像業務的口氣大聲說:「各位! 我要你加油! 好不好!」

現場傳來一陣歡呼聲,哇! 這三分鐘的談話,對我而言,就像雙方的生死槍戰,短暫,卻緊張無比。

業務大哥,業務大姊,如果你的職業是和創造業績有關,希望這個故事對你有啟發,或者,讓你有感觸。

舊方法,想創造新業績? 難如登天! 唯一的一條路,就是放棄成功經驗,讓「學習改變」竄滿你的全身!

一起加油!






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一封值8千億的信

HTC宏達電市場市值跌掉8千億,一封周永明CEO發給內部的信,看到了主管的承擔,以及面對。上了網路,發覺都沒有完整的內文,因此,想把這一封信錄下來,讓自己也和你分享。

"我想要透過這次的機會,與您分享我對目前宏達電近期最新進展與所要面臨挑戰的看法。
您或許聽聞宏達電第三季展望將會令大家感到失望。

是的,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正在成長,但宏達電銷售成績卻下降時,當然我們會感覺到失望。面對今日的挑戰,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所導致。

在今日專營品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宏達電直到推出HTC One之後,才建立起專營品牌。這需要花上一點時間。HTC One是一個已經被承認的強大產品,但大眾卻不這麼認為。......在建立HTC One這一專營品牌是一個正確策略方向指引的情形之下,我們仍需要持續改善大眾對我們品牌的意識,並驅動更大消費者需求及偏好。

有好幾個領域是我們需改善之處。

傳統上,宏達電非常倚靠產品,我們有一流的產品,且這些產品已經幫助我們在市場上找到市場定位。

然而,當市場、競爭者策略出現變化且當競爭者更強大,且縮小產品之間的差距時,我們的競爭者可以藉由規模、品牌意識,及大量的行銷預算,到宏達電可能達不到的目標。

總是有我們可以改進的空間,例如產品、品質、產品準備度、行銷、銷售、及零售目標等項目。我們已經確定了這些須改進的項目,並計畫進行改善。

我們也需要改善我們的溝通宏達電過去一直是一間處事有效率,且反應迅速很快的公司,但過兩年的高度成長,已讓我們的效率有所下降。

我們雖然不時都有人員在開會及溝通,但卻缺乏決策、策略方向感或急迫性官僚作風悄悄滲進了公司.........我們同意去作一些事情,但我們最終不是沒有做,就是執行的很鬆散。

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: 即市場在改變,以及,我們內部的問題。

然而我對於宏達電有強大的信心。

我們的創辦精神及文化都還在,我們有極佳的員工,且非常致力於奉獻給宏達電。

我們有獲得市場公認的最佳產品,如One X,此外,我們也有強大的產品線。

您有各種理由仍保有信心,別被市場及產業中的耳語所影響。我們仍是市場上強大的業者,短期的挑戰仍不會影響整體營運,我們仍非常堅實,財務上也非常的健全,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如何去解決問題。

請確保我們將可消除掉官僚文化。
確保我們可以很有效率的處理的事情,並讓它付諸執行

舉例來說,在會議過後,我們決定將優先達成A、B、C等目標,且要在一周內完成。然你可以說我需要兩天的時間去確認這項任務,但請卻保你將可在接下來的兩天內完成工作。

當我們正在執行工作時,我們需要對於何者為最重要事項,有明確認知。

請再確保我們心中都有著大方向,以英雄式的創新保持毅力,進而發揚光大。

我們將再起。We will be back."


張敏敏摘錄於<商業週刊 1292期。2012.08.27~2012.09.02)>



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

沒有錯的「王品服務」!

王品集團已經成為台灣服務標竿了
3月23日曹瑞原導演對於王品的批評,引來空前的輿論討論。一番,「粗俗沒有品味的飲食文化」,成為各方話題。

敏敏我因為待過日商、美商、法商公司,我想我有資格說幾句話。

我認為,戴勝益沒有錯! 曹瑞原也沒有錯! 因為,服務有國情之分,這兩位,只是以不同的文化民情,自己設定什麼是「好的服務」。

來聊一聊3種不同的服務文化!

 
日本的服務文化,相當程度符合「僕人學」。
只要你一踏進日本商店,全店的店員會一起招呼共同的問候語。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共同的經驗。

接著,嘴帶甜美笑容的服務人員,指引顧客找到座位,接下來以蹲下的方式,眼睛與顧客齊高,親切地解釋服務的內容。

他們隨時準備為顧客服務,只要顧客有搜尋的眼神,只要顧客有任何需求,服務人員馬上到位,且態度謙卑,笑容可掬。

不可諱言,台灣很多的服務,是受到日式文化的影響,而這,也是許多顧客對於服務的期待。


美國的服務文化,我個人解讀,比較像是「舞台秀」。
當踏入美國商店,店員們如果沒有特別想要招呼你,那麼,你很可能會看到「結屎」臉。但是, 如果他今天準備好,特別要幫你服務,或者,他可以預期豐富的小費,那麼,他會使出渾身解數,充滿熱力,表情生動,帶動氣氛,絕對會為你帶來豐富愉快的購物經驗。

我的經驗是,美國人的自由文化,也為服務注入了活潑的氣氛,不論如何,只要你去購物商場買東西,結帳離開時,毫無例外的,他們會祝你「今天一切愉快have a nice day!」

歐美的服務文化,與顧客有「友善」的距離

歐洲的服務文化,我把它定義為「宮廷舞」。
當踏入歐洲商店,你不會立刻感受到服務人員擠身過來,他們通常會溫和地繼續進行手邊的動作,給你淺淺的微笑,而那微笑就像歐洲難得一見太陽,溫煦但不強烈。

不隨意打擾,是他們的服務宗旨,能夠留給顧客品味空間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除非顧客需要,以手示意,以言相呼,否則,他們是不會特別打擾,或推薦任何商品。


照這樣來看,你覺得戴勝益有錯嗎? 沒有。
照這樣來看,你覺得曹瑞原有錯嗎? 沒有。

但是,我個人相當認同王品戴董事長的做法。
畢竟,要管理人的行為,非常不容易,更何況,還要他們展現符合王品文化的服務行為,更是難上加難。

沒錯,當你的服務人員已經達千人,為了至少要做到「不出錯的服務」,SOP是一定要有的惡。

所有人都贊同,服務業已經是台灣的產業火車頭,今年2012年,王品及誠品,已經進榜為畢業學子的前三大首選。

但是,做服務真的這麼容易嗎? 我的觀察是,進場的人多,退場的人,更多。

我常跟學生說,不是有兩個眼睛,兩隻手,兩條腿,一張嘴,就可以做服務。

服務,是一種專業技能。所謂專業的服務,就是在心情低落、緊張、麻煩的極糟環境下,還能展開笑容,溫暖親切地說著SOP話語,但又能超越顧客期待,想顧客未想,做顧客未說的事。

往往,你對家人都沒有這樣的付出,但是,對工作卻要這樣真心相待。
你可以嗎?

也因為服務是那麼的不容易,因此,SOP可以框造服務行為,基本上,先造就出「不出錯的服務」。

不出錯,意味著,每位服務人員都展現基本禮儀,基本儀態,說出符合公司品牌形象的服務話語,面對狀況,也能暫時處理,而不出錯。

從「不出錯的服務」,再進一步堆疊出同理心、熱情的服務理念,自然可以做到全員基礎服務,人人貼心服務的理想。

不要責備王品,他們沒有錯!

如果,不出錯的SOP話語,可以扮演牛排最需要的美味佐料,那麼,曹導演,以及各位食客,無須苛責!無須苛責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