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

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面對陸客,我們都傻了!

你應該發現了吧? 現在走在路上、吃在餐廳、逛在百貨,已經開始聽到南北腔調! 台灣的零售服務業,面對這諾大商機,都是用邊做邊學的態度,在進行服務!


面對陸客,我們都傻了!!


當我在101大樓某個旗艦店擔任店長時,有一天,一對穿著光鮮,年約50左右的夫婦,走了進來。

理當來說,旗艦店很少有台灣陌生客會這麼大方,直接進門,我的直覺,這兩位應該不是本地人。

「您好! 歡迎光臨! 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?」 我端著笑容,先招呼他們,因為其他銷售顧問都在忙,而且我想,這兩位看來豔光四射,這氣勢看來......大概也只有我挺得住吧!

「你誰?」女顧客問我,在說話當時,透過她往上勾繪的眼線,以15度側臉角度,用眼白的餘光,好好地打量我一遍,我當場覺得好像被電光掃描過,現在,她腦中應該有我服務態度的X光片。

「我是店長,我姓張。」我笑容可掬的說,這,基本態度還是要有的。「請問怎麼稱呼您?」

「我叫什麼名字不重要...」,她突然走到櫃子前,拿起一個產品,「妳倒是說說看,這瓶多少錢呀,店長!」,哇! 好貴氣!

「這瓶台幣6800元!」,我還順手拿了型錄,跟顧客確認是對的產品,以及,對的價格。

「妳告訴我台幣價錢幹嘛? 我要人民幣,給我退稅價!」,說的也是,我幹嘛跟她說台幣價格呢,趕緊一個箭步走到收銀台,拿起計算機,退個稅....扣掉5%.....我把價錢秀在計算機上給顧客看。

「我就說哪有比較便宜!」她回頭看一看跟在身後的男夥伴,這人,不出聲的,就是跟在女生後面,眼神很客氣。

「我看我們回程去香港買,這邊買不划算!」。語罷,大踏步走出去,留下一抹的香水味,還有我們整個驚訝的團隊。

好貴氣呀~ 殺氣也挺重的~

這樣的場景,不知道妳是不是碰見過? 妳害怕嗎?或者,妳討厭嗎?

104人力銀行曾經針對陸客,有以下的調查,充分顯現出台灣服務人員對於陸客的應對,帶有無奈和無力!



愈來愈多零售的夥伴,想要知道怎麼應對陸客!

我就姑且以 M.I.T三個步驟,來回應一下這個問題吧!這也是104人力銀行的陸客建議,我整理如下:

M: Mind 開放的心態

請展現台灣人的開放心態,其實,怎麼應對陸客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是用甚麼心態在面對這群來自彼岸的客人。

如果你把陸客當成來自中國的「客人」,既然是客,就要展現我們該有的待客之道。

微笑、招呼、熱情、詢問需求、解決顧客問題,或者建議顧客需要的產品服務,就是基本的銷售和服務道理。這道理到哪裡都一樣,是核心,不應該有太大改變。

而要提醒的是,這些服務之道,更不會因為顧客的不同,而有所不同。意味著,服務人員要夠成熟,用普遍的基本原則,面對所有的客人。

 I: Information豐富的資訊

試著去了解妳的中國顧客,但我建議必須依照不同省籍有不同的深入了解。

中國地方大,南北生活方式迥異,都市化程度也不一。因此,請發揮你的同理心,多蒐集或了解他們的想法。
同事之間的交流,我覺得相當關鍵。
或者,多和各不同省籍的中國顧客聊聊,也是挺好的。

和中國顧客聊天,可以談一些在大陸也火紅的台灣演員或藝人。我個人的經驗是,「康熙來了」對25-40歲的客人,很容易對上胃口。「女人我最大」可以和30歲以下女性顧客對焦。「志玲姊姊」非常人見人愛。而吳奇隆「四爺」的深情是大陸女性的最愛。

你可以這樣起頭:「您聽過小S嗎?(例)您說您從湖南來,聽說湖南那邊小S也挺火紅的,是嗎?」,我可以預測,話夾子一旦打開,保證你聊不完的。


T: Taiwan展現台灣味
建議不要對著中國顧客改變你的說話腔調。他們來到台灣,就是希望原汁原味感受台灣的生活,換做你到別的地方旅行,你不也想要體會當地的人事物嗎?

我的中國同事說,大陸人很喜歡聽台灣人說話有個「軟軟的嗲腔」,我其實也不是很了解到底那是什麼? 但是,相較於中國的普通話,台灣人說話的語調較軟,尾音拉高,喜歡加個呢、啦、吧,聽起來就是呢軟,這,也是台灣味吧!

我之前在店裡面,會習慣準備個中國茶,讓外地訪客品茶一下台灣茶的甘甜,這也是建立關係,做國民外交的好方法呀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面對陸客,我倒是有幾個「不」,要送給服務從業人員!


要有優越感
不要看不起大陸人,覺得對方比我們沒水準。有些服務人員一看到大陸客進門,馬上變臉色,甚至還推諉,叫比較嫩的菜鳥或是其他同事去應付。這樣的心態,根本不是服務的心態。

要覺得他們很容易跟你吵架
大陸地大物博,地廣,人多,說話聲音比較大,很多台灣人很不習慣。再加上如果嗓門大一點,現場動作重一點,會讓人有害怕的感覺。建議,心情放穩,心裡想著「他們不是衝著我而來」,慢慢來,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,不要展現驚嚇,也不要逃避。

要只想掏人家的錢
他們是客人,不是ATM。不要因為對方是大陸客,就拼命想成交,想挖對方的錢。我並不是說不要努力賺業績,而是,只要你一習慣只想掏大陸客的錢,我可以預言,你已經沒有辦法做服務了,你也沒有辦法做台灣顧客的生意了,因為你會滿腦子都是成交,你會愈來愈沒有耐心做服務,這才叫做,自斷生路,只賺眼下錢。


交流是好事,成交是好事,讓你真正服務的心,在這段交流中,真正被淬鍊,你也可以試試自己,服務,到底是不是你的DNA?









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久釀好酒 ! 以內部講師訓,進行經驗轉移

經驗,就像一罈好酒,愈陳愈發香沉,聰明的HR,應該要知道如何把這罈好酒,引出來,暢飲!!

2012年下半年,我有個非常特別的內部講師訓經驗,企業要求我,不只要培訓一群內部講師,做為以後授課的種子球員,進一步希望,能夠把這群資深人員的經驗,以講師訓的方式,將經驗轉移成教材,並且透過授課技巧,傳承給年輕的一代。

意即,這群內部講師訓的學員,都是公司內部資深,或者待退人員,公司要在他們退休之前,把20多年來的經驗,留下來,成為教本,作為內部傳承之用。

這次的內部講師訓練,因此重點是教他們如何「寫」教案。特別是寫成「講師手冊」的規格。

光這個小小心願,就有了大問題。

因為,他們許多人都不會打電腦,更何況,要寫成文謅謅的手冊,簡直難如上青天。


怎麼辦?
穿窄裙的學員,趴坐在地上,搶時間,趕報告
HR因此派出團隊裡面的文書高手,我們戲稱他們為「書僮」。他們是一群也接受過講師訓培訓,但是年輕、文筆好、反應快的民國80之後,他們在這個職場上唯一的弱勢,就是: 沒有經驗!

這兩群人的結合: 資深老師父 + 資淺年輕人,共同湊在課堂裡,一起上講師訓,實在是個很有趣的組合。我站在台前,看著他們的臉龐,我感覺現場好像是台灣烏龍茶,碰到拿鐵咖啡的奇怪滋味。2天的課程,我戰戰兢兢,深怕沒有照顧到資深人員的需求,或者忽略年輕夥伴的活潑好奇。

透過事前的溝通、課前的閱讀、課後的作業、上課的演練、同學現場交作業的壓力,我們成功的轉移了至少30個主題的教材。

30個主題的教材,泰半都是和經驗值的累積有關: 包括
1)議價方式、
2)業務系統的選用及配合、
3)新進人員的輔導、
4)談判策略、
5)退佣金、
6)與顧客的應對、
7)成交關鍵....等等,

光這些講師手冊的成形,我們至少會讓3個月的新進同仁,立刻會有....10年以上的功力。這點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忽略,而當然,光看這些教材站在檔案櫃內,就覺得獲得「鎮店之寶」的感覺!


我其實心裡是悸動的! 謝謝你們!

由於所有教材,都是繞著該企業的實際作業設計,等4個月後,我們回頭翻看這些教材,不禁為這群學員拍手稱好,他們在辛苦工作之餘,要設計、排版、上台演練,才能得到一張內部講師證書,而這個過程,學員都非常清楚: 公司需要他們把經驗留下來,而所有人,都展現無比的情操,毫無保留地,把幾十年來對企業的情感和學習,化為文字,成為雋永的印記,以後,這些戰蹟,將放在HR部門的教育訓練檔案中!

他們是職場的英雄!


經驗轉移,是未來培訓的趨勢!

課結束了,心中有點悵然。最近看到媒體,為了22K ; 看到政府,為了要不要加薪,吵翻天。可是我有時也不禁想,如果一個職場人可以不斷地自我突破學習、可以讓自己跨越地理侷限而移動、可以擁有國際觀及外語能力,他根本不會被22K所擊倒,因為他有選擇權,而台灣有太多職場人,沒有選擇的能力,這才是悲哀的地方。

人才的高度移動,市場的快速變化,台灣很多企業已經在做準備了,正在想辦法把資深員工的經驗作傳承,因為我們也的確發現,知識容易複製,但是經驗很難移轉。

也許這是許多企業,2013年可以思考的事情。




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業務大哥大姊,你想要用舊方法,創造新業績?

年底,都在上業務的培訓課程。

今天,幫一群充滿陽剛味的業務人員上有關銷售技巧的課,放眼望去,他們年紀約28歲以上,黝黑的臉上,帶著滄桑,有的人牙齒泛紅,我猜想,應該是很常嚼「台灣口香糖」吧!

開始上課了!

我照著和HR主管先前所討論的主題,開始逐步進入到課程。

有關銷售,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建立和顧客的關係,然後,透過專業的詢問,找到顧客要的核心商品。接著,透過有系統的介紹方式,讓顧客覺得這個商品的推薦真是太符合他的需求了。最後,當然希望臨門一腳,能夠促進成交

上課上到約3/4時,坐在後排的督導,開始和助教交頭接耳,我心裡覺得很奇怪,因此透過課堂,問了一下助教,到底怎麼回事?

助教為難地抓了抓頭,她說:「老師,這也沒有甚麼,因為剛剛督導說,他覺得這些方法和他們之前的銷售方式,差很多,而且覺得現場用不到,督導希望,老師乾脆直接針對他們銷售有什麼問題,提供方法就好,不必講這麼多! 但是老師....」我熱心的助教,最好的夥伴,她總是站在第一線,為我打理好任何事,她的眼神透出堅定!「你不要管他,因為我已經跟他說過了,如果都要照舊方法,那幹嘛上課!」

好樣的,我不禁感動了起來,但是,我也得解決一下督導對於這堂課的疑問。

開始演練了,我請同學分享一下演練的感覺。

「老師!」一位看起來約40歲的同學舉手,他用略帶點害怕的抖音說:「我很不習慣...!就是你要我們講的幾句話術,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說比較好!」他大聲地說!

「謝謝你的分享! 的確,你說到重點了!...但是我請問你,你覺得這幾個步驟好用嗎?」我不禁想了解一下學員的想法,我必須承認,這個問題,很大膽,大膽到我可能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聽到的,可能是會讓自己顏面全無的答案。

「喔~老師,很好用。我只是在想,要在什麼時機切入,會比較有效!」他爽朗的說著,而我心中一顆石頭,總算放下,學員的回答,等於間接回答了督導的疑問!

我對著現場50個人說:「我知道現場很多人不習慣這套銷售的步驟和方法,我知道!」

我頓了一下,調整一下語氣。

「有人說叫我不要紙上談兵,或者把百貨公司的銷售方法,拿來教你們這些做店面的人。但是各位...客人在變,市場在變,萬物在變,唯一不變的就是要學習改變。我們都知道2013年會是辛苦的一年,但是我也告訴你,天下的老闆都是一樣的,並不會因為大環境辛苦,就放過你們,而調降業績目標,目標...只會愈來愈高!」

我看了看現場50雙眼睛。氣氛嚴肅,但是他們正在聽。

「剛剛演練的時候,有同學在接手機,或者根本沒進入狀況,我不知道你們抱持什麼心態在上課,但我可以告訴你們,今天公司把50位業務叫來上課,今天,等於公司不準備做生意,而你們卻在上課時,玩What's APP,打簡訊,你用行動告訴我,你想要用你以前習慣的方法,去創造新的業績,我告訴大家....

這是痴人說夢話!!」我語氣加重,希望能放手一搏,讓他們認同「學習改變」這件事!

「我贊成有人說的,不要把百貨公司那一套,放在我們這種專門賣店家的,我了解! 但是銷售,一理通,萬理通,我今天可以證明這些方法有效果,我說得出來哪種方法可以創造多少業績,我不是用理論告訴大家我很行!  或者...如果你拿得出其他比我的方法更有效的銷售技巧,我一定立刻把我的東西丟掉! 」

我幾乎是用要求的口吻,最後,拿出我最像業務的口氣大聲說:「各位! 我要你加油! 好不好!」

現場傳來一陣歡呼聲,哇! 這三分鐘的談話,對我而言,就像雙方的生死槍戰,短暫,卻緊張無比。

業務大哥,業務大姊,如果你的職業是和創造業績有關,希望這個故事對你有啟發,或者,讓你有感觸。

舊方法,想創造新業績? 難如登天! 唯一的一條路,就是放棄成功經驗,讓「學習改變」竄滿你的全身!

一起加油!






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一封值8千億的信

HTC宏達電市場市值跌掉8千億,一封周永明CEO發給內部的信,看到了主管的承擔,以及面對。上了網路,發覺都沒有完整的內文,因此,想把這一封信錄下來,讓自己也和你分享。

"我想要透過這次的機會,與您分享我對目前宏達電近期最新進展與所要面臨挑戰的看法。
您或許聽聞宏達電第三季展望將會令大家感到失望。

是的,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正在成長,但宏達電銷售成績卻下降時,當然我們會感覺到失望。面對今日的挑戰,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所導致。

在今日專營品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宏達電直到推出HTC One之後,才建立起專營品牌。這需要花上一點時間。HTC One是一個已經被承認的強大產品,但大眾卻不這麼認為。......在建立HTC One這一專營品牌是一個正確策略方向指引的情形之下,我們仍需要持續改善大眾對我們品牌的意識,並驅動更大消費者需求及偏好。

有好幾個領域是我們需改善之處。

傳統上,宏達電非常倚靠產品,我們有一流的產品,且這些產品已經幫助我們在市場上找到市場定位。

然而,當市場、競爭者策略出現變化且當競爭者更強大,且縮小產品之間的差距時,我們的競爭者可以藉由規模、品牌意識,及大量的行銷預算,到宏達電可能達不到的目標。

總是有我們可以改進的空間,例如產品、品質、產品準備度、行銷、銷售、及零售目標等項目。我們已經確定了這些須改進的項目,並計畫進行改善。

我們也需要改善我們的溝通宏達電過去一直是一間處事有效率,且反應迅速很快的公司,但過兩年的高度成長,已讓我們的效率有所下降。

我們雖然不時都有人員在開會及溝通,但卻缺乏決策、策略方向感或急迫性官僚作風悄悄滲進了公司.........我們同意去作一些事情,但我們最終不是沒有做,就是執行的很鬆散。

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: 即市場在改變,以及,我們內部的問題。

然而我對於宏達電有強大的信心。

我們的創辦精神及文化都還在,我們有極佳的員工,且非常致力於奉獻給宏達電。

我們有獲得市場公認的最佳產品,如One X,此外,我們也有強大的產品線。

您有各種理由仍保有信心,別被市場及產業中的耳語所影響。我們仍是市場上強大的業者,短期的挑戰仍不會影響整體營運,我們仍非常堅實,財務上也非常的健全,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如何去解決問題。

請確保我們將可消除掉官僚文化。
確保我們可以很有效率的處理的事情,並讓它付諸執行

舉例來說,在會議過後,我們決定將優先達成A、B、C等目標,且要在一周內完成。然你可以說我需要兩天的時間去確認這項任務,但請卻保你將可在接下來的兩天內完成工作。

當我們正在執行工作時,我們需要對於何者為最重要事項,有明確認知。

請再確保我們心中都有著大方向,以英雄式的創新保持毅力,進而發揚光大。

我們將再起。We will be back."


張敏敏摘錄於<商業週刊 1292期。2012.08.27~2012.09.02)>



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

沒有錯的「王品服務」!

王品集團已經成為台灣服務標竿了
3月23日曹瑞原導演對於王品的批評,引來空前的輿論討論。一番,「粗俗沒有品味的飲食文化」,成為各方話題。

敏敏我因為待過日商、美商、法商公司,我想我有資格說幾句話。

我認為,戴勝益沒有錯! 曹瑞原也沒有錯! 因為,服務有國情之分,這兩位,只是以不同的文化民情,自己設定什麼是「好的服務」。

來聊一聊3種不同的服務文化!

 
日本的服務文化,相當程度符合「僕人學」。
只要你一踏進日本商店,全店的店員會一起招呼共同的問候語。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共同的經驗。

接著,嘴帶甜美笑容的服務人員,指引顧客找到座位,接下來以蹲下的方式,眼睛與顧客齊高,親切地解釋服務的內容。

他們隨時準備為顧客服務,只要顧客有搜尋的眼神,只要顧客有任何需求,服務人員馬上到位,且態度謙卑,笑容可掬。

不可諱言,台灣很多的服務,是受到日式文化的影響,而這,也是許多顧客對於服務的期待。


美國的服務文化,我個人解讀,比較像是「舞台秀」。
當踏入美國商店,店員們如果沒有特別想要招呼你,那麼,你很可能會看到「結屎」臉。但是, 如果他今天準備好,特別要幫你服務,或者,他可以預期豐富的小費,那麼,他會使出渾身解數,充滿熱力,表情生動,帶動氣氛,絕對會為你帶來豐富愉快的購物經驗。

我的經驗是,美國人的自由文化,也為服務注入了活潑的氣氛,不論如何,只要你去購物商場買東西,結帳離開時,毫無例外的,他們會祝你「今天一切愉快have a nice day!」

歐美的服務文化,與顧客有「友善」的距離

歐洲的服務文化,我把它定義為「宮廷舞」。
當踏入歐洲商店,你不會立刻感受到服務人員擠身過來,他們通常會溫和地繼續進行手邊的動作,給你淺淺的微笑,而那微笑就像歐洲難得一見太陽,溫煦但不強烈。

不隨意打擾,是他們的服務宗旨,能夠留給顧客品味空間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除非顧客需要,以手示意,以言相呼,否則,他們是不會特別打擾,或推薦任何商品。


照這樣來看,你覺得戴勝益有錯嗎? 沒有。
照這樣來看,你覺得曹瑞原有錯嗎? 沒有。

但是,我個人相當認同王品戴董事長的做法。
畢竟,要管理人的行為,非常不容易,更何況,還要他們展現符合王品文化的服務行為,更是難上加難。

沒錯,當你的服務人員已經達千人,為了至少要做到「不出錯的服務」,SOP是一定要有的惡。

所有人都贊同,服務業已經是台灣的產業火車頭,今年2012年,王品及誠品,已經進榜為畢業學子的前三大首選。

但是,做服務真的這麼容易嗎? 我的觀察是,進場的人多,退場的人,更多。

我常跟學生說,不是有兩個眼睛,兩隻手,兩條腿,一張嘴,就可以做服務。

服務,是一種專業技能。所謂專業的服務,就是在心情低落、緊張、麻煩的極糟環境下,還能展開笑容,溫暖親切地說著SOP話語,但又能超越顧客期待,想顧客未想,做顧客未說的事。

往往,你對家人都沒有這樣的付出,但是,對工作卻要這樣真心相待。
你可以嗎?

也因為服務是那麼的不容易,因此,SOP可以框造服務行為,基本上,先造就出「不出錯的服務」。

不出錯,意味著,每位服務人員都展現基本禮儀,基本儀態,說出符合公司品牌形象的服務話語,面對狀況,也能暫時處理,而不出錯。

從「不出錯的服務」,再進一步堆疊出同理心、熱情的服務理念,自然可以做到全員基礎服務,人人貼心服務的理想。

不要責備王品,他們沒有錯!

如果,不出錯的SOP話語,可以扮演牛排最需要的美味佐料,那麼,曹導演,以及各位食客,無須苛責!無須苛責!!





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

今天,3月22日,是我的生日!

今天,3月22日,是我的生日!

牡羊座!

我很少談自己的私事。因為牡羊座個性的我,長年豐富的外商經歷,早就練就一身男人的功夫,我們一堆女人,雖然有女生的外表,但是,工作上我們是很堅強的。

男人,是不談私事的。
但今天是我的生日,心情對了,因此想聊聊自己。

我很喜歡工作,工作上,我有很大的投入,也有很大的成就感。我的人生規劃中,一直覺得,在外商公司裡打拼,走到一定的位子,就會到達某個巔峰。

至少那在去年4月前,那是我的人生夢想!


去年4月17日,我婆婆中風。

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晚上,我遠遠地看著婆婆吃晚餐,我看到她的左邊眼角、左邊嘴角、左手、左腳下垂,我跟我婆婆說「妳中風了!」

她全身抖了一下,她說,馬偕醫院醫生說她只是顏面神經失調。

「媽!妳中風了! 我確定」,4月18日起,我婆婆就沒有住在家裡,她目前還在醫院做復健。


前年10月底,我的母親子宮頸癌第三期末。

那是一個充滿陽光的一天,我正在公司內做培訓,我們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衝進來,她說我老公有急事找我。

「什麼事?」我聲音有點不悅。

「妳媽診斷出癌症,妳趕快去國泰醫院!」我老公著急地說。

那一刻,已年過40的我,歷經工作上的大風大浪,但卻禁不起這個消息的摧殘,我記得,我腿一軟,軟坐在椅子上,腦子空白了3秒鐘。


2011年4月後,兩個媽媽同時生病,改變了我的生活,而那一刻,我也才體認到,她們兩個人對我的付出,以及無私的奉獻。


我國一的時候曾經有個算命師父跟我說,我會活很久,久到會把家人一一送走。

30年後,他的話仍然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。那就像是一個魔咒,午夜夢迴時,很折磨人。

歷經了兩個媽媽生病,再加上算命師父的魔咒話語,現在的我,很珍惜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。

我放棄了101大樓某外商公司資深經理的高薪、高位,只為了照顧家裡和兩個媽媽。

有人覺得好可惜,有人希望我再回職場,但是,今天我生日,我看著外面難得的陽光,我深深感覺,沒有任何遺憾。

因為,所謂的遺憾,就是如果我在兩個媽媽的餘年,還不能多陪陪她們,那就是我的遺憾。

我也一直深信,做自己能做的,做不會讓自己後悔的事,是很重要的。

我相信生命會有它的出路,因為,我是好人,我是有能力的人,我相信,我會找到出路。


今天是我的生日,寫下這段話,送給自己,或者,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。

以後我就不聊自己了~

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

師傅,我讓你的服務技術和維修技術一樣好!!

全員服務,才會創造感動服務!
最近三個月,上了很多服務的課程。但是各位看官,你很難想像,我上課的對象大部份是竹科的工程師,或者貨運倉儲的主管,甚至還有維修手錶的技術師傅,以及,客運汽車的司機。

很多技術人員認為技術是他們的根,所謂「服務」應該有「專人」來做,而那些專人,通常都是他們口中的客服部。

唉~辛苦的客服部人員~


我前幾天幫一個外商集團進行服務課程。

課程9:30開始,但是,遲至9:25才有第一位同學到教室,她一進門,看到教室沒有人,一臉的驚訝表情,甚至退到門口,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地方,然後才羞澀地找位子坐下。5分鐘內,所有的人全部到齊,真是超有效率! 我心想。

現場19雙眼睛看著我。

他們都是在公司內直接面對顧客的人。可是一開始的課程,說實在的,我完全感覺不到,我在幫服務人員上課,照理說,從事服務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展現。

「各位同學,你覺得,從事服務的人會有什麼特質?」我一開始直接問他們。
沒有人回答。

終於,有人吐出了兩個字:「熱情!」 嗯~很棒!
貼心」,哇~正中核心!
活潑」,對~這也是個關鍵!!

「我請問大家,你們覺得服務人員的特質,會不會下班?」
現場又一片靜默。

「老師,做服務很累,我當然下班後總不可能一直也服務別人吧~我對我老公都沒這麼好,我已經在外面把力氣都用完了。」她連環泡的一口氣說完。 呵呵! 我喜歡她的直率。

順著她的話,我必須要點出,到底,誰要負責「服務」,而「服務」是裝出來的, 還是會內化成為個性的一部分。

「你覺得你的熱情、貼心、活潑會下班嗎?」我問大家?
「會」
「那如果你的熱情、貼心、活潑的特質會下班.....你是不是覺得上班要「刻意假裝」?會不會覺得很累?」
「的確」
「你是否有想過讓這些特質成為自己美好的特質?」
「...... 嗯~不知道!」


服務最困難的部分,就是讓顧客得到主觀上滿足!
現在,讓我們看一看到底誰該負責做「服務!」

「覺得做服務很累的人舉手?!」現場2/1同學手舉過頭!
「想不想轉行?!」
「想呀!老師,有什麼行業不需要服務別人的?!」她們的熱烈眼神,著實讓我驚訝!
「可是同學~」我展現納悶的眼神~「我想不出來什麼行業不需要服務別人耶~」
現場陷入一片靜默@_@

什麼是「服務」? 根據美國行銷協會(AMA)定義,服務是「用以直接銷售或配合貨品銷售
所提供的各種活動、利益與滿足」

我請各位把目光看到最後兩個字,滿足!

服務是無形的,與實體產品有不可分割性,服務本身會因人而異,因此也有高度差異化。而服務無法儲存,它是瞬間發生,沒有庫存的問題,但,也無法具體管理

其中,要滿足顧客的活動、利益,原則上,都不是太大的問題。

重點在於,要能「主觀」上,讓顧客得到滿足。

難就難在這裡。

所有情緒滿足,是無法設定規則加以強制的,而每個顧客的滿足點,又不盡相同,偏偏,企業的生存及永續發展,在某種程度上,又必須要依賴這個抓不到的東西。

我在零售產業待超過15年,當過品牌經理,當過行銷經理,當過公關經理,做過店長,現在從事管理顧問的工作,我心裡有一個努力的目標,就是希望把這個情緒主觀,給予「量化」!

透過量化,在服務上,可以達到幾個目標:

1.可供測量
唯有透過量化,測量服務的水準。就如同製作一個服務的尺,把尺拿出來丈量,才知道服務做到什麼程度。

2.可供比較
量化之後,可以進行連續性測量,透過不同時間,針對同一種服務行為的評量,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服務品質的狀況。因此主管就可以根據服務品質數字的波動,設定策略,進行人力品質控管,或者,成為績效考核的標準。

3.快速複製
由於行為可以量化,因此非常容易複製到各個部門,很容易教導,且容易學習。

4.提供不出錯的服務
由於服務可以量化,至少可以做到不出錯的服務,讓顧客沒有「不滿意」。最低程度上,可以管控與顧客的互動',不至於有情緒上的擦槍走火,或者,不會從顧客異議擴延到「顧客抱怨」。

這些量化指標,都不是SOP話術,它和無形的情緒感覺有關。


回到一開始的故事。

現場有三位技術人員,我姑且稱他們為「師傅」!
三位師傅端坐在教室裡,法像莊嚴,也絕不跟狗狗說笑話。

當我說到服務有四個KPI,那是可以量化的,師傅們的眼角,微微一揚,我感受到一種挑戰的心態。

KPI 1,微笑。我定義出三種微笑的臉部表情動作,我用微笑感染他們,他們笑開了。

KPI 2,眼神。眼神有兩種招待人的方法,我現場示範眼神,師傅們被我用熱烈的眼神迎接,感受到我的熱情。

KPI 3,傾聽。傾聽有五個身體動作,我走進師傅的身邊,邀請他說個故事給我聽,我展現傾聽的身體動作,跟我說話的師傅,愈講愈多,他忘了,他在上課。

KPI 4,熱情。我用C大調的熱情音調招呼大家,也定義了3種身體動作,讓學員看到我的擁抱和熱情。

四個服務KPI,就這樣,沒別的。只要把這4項做出來,原則上,顧客可以感覺到,「嗯~你服務不錯,看起來你是想要幫忙的!」

三個師傅上完四個服務KPI後,臉上表情開始溫柔,肩線開始放鬆,身體坐滿整個椅子。我,看到他們的「自在」!

原來,他們不知道怎麼做,才算「服務」顧客。

而這樣恍然大悟的情緒,也感染到其他16個人。課才進行1個多小時,可是,我們已經敞開心胸,迎接「人人服務」這件事,至少,它,有跡可循,不是那麼空泛,這的確讓人放心多了。

誰都無法自絕於「服務」這件事!

你要服務顧客,服務同事,服務老闆,服務自己,慢慢地,讓血液裡,留著「服務」的養分,讓它貫穿你的全身,你多做幾次,就會覺得自然,覺得自然了,無須刻意,就會成為一種好的習慣。

把四個KPI練就成服務的習慣,每個月反覆練習一個服務KPI主題,只要四個月,你習慣了,不論你是師傅,不論你是客服部,你會喜歡的,你會喜歡的.................













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

敏敏手扎: 服務只做到結帳那一刻! 談服務的終點站!!

敏敏手扎: 服務只做到結帳那一刻! 談服務的終點站!!: 最近的幾個親身經驗,讓我感覺到服務也有「終點站」! 就在顧客你買單的那一刻!! 這幾天,有兩個讓我傻眼,但是卻又讓我沈思的服務經驗! 服務終點站1: 結帳後的客人之滾開!! 容我介紹一下 我家附近的超商。 這家超商生意興隆,是社區諸多店面的紅牌。老闆剛改裝重新...

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

服務只做到結帳那一刻! 談服務的終點站!!

最近的幾個親身經驗,讓我感覺到服務也有「終點站」! 就在顧客你買單的那一刻!!

這幾天,有兩個讓我傻眼,但是卻又讓我沈思的服務經驗!

服務終點站1: 結帳後的客人之滾開!!

容我介紹一下我家附近的超商。

這家超商生意興隆,是社區諸多店面的紅牌。老闆剛改裝重新開張,店內新加了椅子、新裝了洗手間,敦親睦鄰的設備,儼然已經成為我們社區居民新的集散中心。

店裡面主要有五個排班人員,其中有兩位,年輕的店員,年紀約莫20-22歲左右。未脫稚氣的臉,要負擔業績繁忙的結帳和看店工作。

這天下午約7點,我拿了3包調理包,準備結帳,前面排了2個人。我刻意欣賞一下她的結帳動作'。

這位女店員,年紀輕,帶了個眼鏡,劉海稀疏,頭髮馬尾綁得不是很整齊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她年輕的臉龐,完全沒有笑容,我看到的是,一個疲累、不堪負荷,只想趕快把工作做完的員工。

「下一位! ...」她結帳時,完全不看顧客!

「歡迎光臨...!」她用殘餘的力氣想歡迎顧客,但是她完全不知道那只是野狗小黃想進店裡面取暖...

輪到我了!

「小姐....一共是86元! 妳要微波嗎?........妳要買購物袋嗎.......」她沒有任何熱情,只是說著結帳的SOP。手拿著條碼機結帳,絲毫沒有空檔,一樣地,頭也不抬一下。

「收您100元...找您14元」她熟練地遞給我發票、以及散落的零用錢。

習慣作用又開始運作,她熟練地喊「下一位!」,卻完全不管我,正在努力地把零錢和發票放進皮包,而我又手忙腳亂地想把3包調理包塞進我的袋子裡!

我深深相信我的動作,拖累了她的進度。這時,她竟然動手做了一個小動作,讓我嚇一跳!

她把左手放到我的右手臂,把我輕輕推開!!! 意思是,小姐,請妳讓旁邊一點,還有,.....也順便請妳滾開!如果妳東西買完的話...!!!

天呀! 真粗魯! 我只是想要把東西放進我的包包! 而這只有3秒鐘的舉動,讓我知道,服務也有喊「卡!」的時候,那一刻,就是妳付完錢的瞬間!


服務終點站2: 會員繳完會費後之客人你活該!!

我加入在101大樓的健身中心!

各位看官妳知道的,很多講師中年發福地厲害,因為長期電腦前久坐,要準備講義和教材,這點,講師不可不自愛,維持身體健康和體態是頗重要的。因此,我之前在業界的時候,順著地利之便,毫不猶豫地加入了6樓的101健身中心。

結果,我的兩年會員期,才過了一年,就離開那個令人生傲的地方了。

就在今天,我覺得該是再去享受會員福利的時候了。畢竟,會費和月費,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呀!

進入6樓電梯,左轉入櫃台,照例,拿出會員卡。準備拿毛巾!

只見到3個穿黑色條紋制服的小姐,似乎為了搭配健身器材的冰冷,而共同都有冷漠的表情!


「張小姐! 收您的會員卡!」一個櫃台人員說出了SOP話語。

「這是您的毛巾及毛巾卡!」她遞給我一條白色大毛巾。

「我需要再另一條毛巾!」我說。

「對不起,公司規定,會員只能每個人拿一條毛巾!」她生冷地說著SOP對應話術。

「今天天氣13度,我不要運動完後感冒,我要2條!」我堅持!

「可是公司規定會員只能每個人拿一條毛巾!」這是怎麼回事,她是播錄音帶嗎?

「我要兩條毛巾,我洗完澡會冷,容易感冒,我要兩條毛巾」我已經開始不高興了!

「那如果您洗完澡把毛巾弄濕了,就請您再拿到櫃檯,我幫您換一條!」她臉上完全沒有任何表情!

「妳是說,我要從洗澡的地方,半裸著身體,頭髮全濕,然後走到電梯門口的櫃台,還要把身上的毛巾脫下來給妳,穿上乾的? 我有沒有聽錯!」我已經接近暴怒了!!

「小姐,我會建議妳下次自己帶一條毛巾!」

哇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
我氣昏了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
「那條毛巾給我!」我直接指著她身後的儲物櫃,直接命令她! 我人已經來到這裡了,難不成現在要回去!

「我要兩條毛巾!!」

我氣到快要爆腦漿了! 可是我無可奈何! 因為我已經繳了上萬元會員費,而且,每個月清潔費2千多,而這個合約要到今年八月才到期。

我無可奈何!

我又感受到服務的終點站了! 那就是一種付錢之後的套牢!

我因為繳了錢,不得不去。可是去了,又會看到那幾個年輕的冷漠臉孔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很多企業很注重服務,也希望能夠把企業推進到「感動服務」的層次!

可是我的心得和建議是,辦公室的主管們,要請你們確定你的第一線服務團隊,是否做到服務最基本的要求?
而讓顧客不會有「服務終點站」的厭惡感?

服務的基本要求是什麼?

就四項,看你能不能做得到?!

1.微笑!

2.傾聽!!

3.熱情!!!

4.同理心!!!!

難不難?! 難!!絕對難上青天!

因此我的結論是,感動服務就是基本服務的徹底落實,讓基本服務做到滴水不漏,做到徹徹底底,這就是感動!

沒有旁門左道,基本服務,就是一切服務!!






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

我輸了~她用土地公向上管理她的老闆!

一個血淋淋的例子! 管理老闆的絕佳範例!
她做到,老闆不能沒有她!

我最近聽到這個故事,現場拍案叫絕!

我已經徵求她本人同意,因此,以下文章,儘量原汁原味!

吉娜是一個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管理部主管,她的直屬老闆是 董事長 。

這位董事長是第二代經營。由於從父親接手這個企業時,年紀才25歲,整個家族的擔子,全部落在他身上,因此,雖然目前年紀才50出頭,但是已經展現出超齡的成熟,和......霸氣!

吉娜自己說,「我這位老闆, 和我前老闆是EMBA的同學,但是因為我之前的那個老闆過世,因此,他就叫我過來幫忙。」身為一個傳統產業的管理部主管,約略35歲的她,有著溫柔的黑色長髮,秀氣的妝容,以及一身的輕巧碎花洋裝,你絕對想不到,以下的故事,會這樣開始發展....

我在進這家公司之前,我一直覺得現在這個老闆人很和善!」,邊說著,她右手輕掃著秀髮,啊~真有女人味呀~

進這家公司之後,才知道他上班一個樣子,當朋友又是一個樣子」,說這話時,她雙眉微蹙,似乎在盡其所能地想要給我們更多細節。

我們公司是傳統產業,又是一家已經超過30年的老公司,很多員工都老到可以退休了,甚至我都可以叫他們阿公了!」

可是這群老員工,怕我老闆怕得要死,沒有人敢跟他說話....其實我可以理解我老闆的心情,他年紀輕輕25歲就擔一個事業,壓力很大,我知道....」她眼睛半闔,讓她所要傳達的心情,更具有感染力了....她真是一位說故事高手呀~

今年過年,初五開工那天,我老闆要大家五點就到! 一堆老員工哇哇叫,可是沒有人敢吭一聲!」她瞪大眼睛,似乎也想要為員工爭取點什麼!

我知道初五要開工,但是很少老闆要人家五點就到,因此我推論,他有點迷信,應該蠻相信拜拜這些的..!」

凌晨五點的開工,似乎躲不掉了,因此我就想要幫員工爭取開工紅包,以前開工紅包都是200元,可是凌晨五點大家就要到,很多人就必須依賴計程車才能到公司,200元顯然不夠,因此我口頭請老闆加碼,老闆他加碼了...」她停頓了一下,用她的眼神抓住我們大家,確定我們都入戲...

他加碼加到400元!」
我們眾人哀聲四起,400,這在過年期間,是多不吉利的數字呀~

很奇怪,我老闆不這麼想...他自己覺得,這是200元的2倍!跟 4 一點都扯不上關係!!」

我心裡想,那如果要幫員工加碼,同時又要避開4這個數字,看來要用點方法了~」

用點方法.....?我們超級好奇的,用點方法...難不成是自己掏錢嗎?

當然不是!」她白了我們一眼。「我寫了一封E-mail給我老闆,我跟他說,基於以下2點,因此開工紅包要調整!」

「第一,土地公有傳話給我說,凌晨早上5點開工,給的紅包數字不能低於5。否則就是對他的不敬。第二,4這個數字不吉利,因此為了回應土地公的需求,再加上避開4 的數字,所以我建議董事長開工紅包發600元!」

如果你是董事長,你會不會「准其所請! 如其所願!」???

我不知道你的答案啦,但是我會,我服氣了,因為她連土地公都搬出來了!

一切是因為她懂得觀察,知道董事長,因為做生意,有點小迷信。

一切是因為她懂得給台階下,知道董事長給200元不是惡意,可能只是他沒想那麼多!

一切是因為她不放棄,因為她知道,她可以找到董事長「價格以外的價值」,讓員工開心來開工,面子又做給老闆! 其實,開工,就是希望今年有個開心且順利的開始,不是嗎?

這是我聽到的,近年來最讓我開心,且印象深刻的管理上司的方法,這個對話,可幫助
你融入情境,而在看的同時,你也可以想一想,怎麼樣可以讓主管達到目的,又可以幫助他人?

篇文章,希望土地公也可以看到~ 因為它的幫忙,真的很大 ^ ^ 

選擇一口氣?還是一口飯? 一切都壞在那個"再想想"

選擇一口氣? 還是一口飯?   三明治主管的人生抉擇!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切都壞在....." 再想想~"

小慧,她畢業於頂尖國立大學,有一份令人稱羨的工作。

小慧負責公司的專案,協調客戶和技術部門的聯繫。

雙眼總是掛著黑輪的她,在基層主管的課堂當中,每次的發言她都充滿想法,且邏輯清楚。

你可以想像,她在工作上,一定也是受到主管賞識的奇葩!
可是,她最近很痛苦!
因為去年九月,發生了一件事!

去年年底部門內來了一位年輕女孩子,姑且稱呼她為美美。美美年輕、可愛,工作能力一下倒是還看不出來,但沒有什麼大毛病。這樣說,其實也不盡然正確,她唯一的毛病,實在也不是她的錯,她....

是小慧主管的親戚。

年底績效考核的時間到了,小慧告訴主管,她要提拔部門內的玲玲擔任小組長,一方面給予玲玲正面的肯定,二方面也可以運用她的長才,帶領新人,進行專案執行和管理,這樣小慧可以有更多時間,把團隊的業績展現出來,並且做策略性思考。

「妳要不要再想一想....」主管透過眼鏡,看著小慧。「妳再想一想這個決定....」

「我對玲玲很有信心,她表現得也很好...!」小慧自信地回答主管的問題,但是心裡有一點怪怪的感受.....

「我建議妳再想一想....! 就這樣了,妳可以先離開...」主管轉身拿文件,很明顯地暗示小慧,談話結束!

離開辦公室後,小慧問自己,「我做了對的決定了嗎?」答案是肯定的。

總是掛著黑眼圈的小慧,難得地帶著微笑,一路輕踮著腳尖,離開主管辦公室。在回到座位
的路上,她感受到身為一個課長的價值,....可以提拔一個人,讓玲玲覺得工作有價值,.....喔!這就是上課老師所說的,「身為領導者的能力展現!」

小慧向團隊說明了她的想法「我正式宣布玲玲是大家的小組長,也期望她可以分享她的經驗和能力,讓大家在專案執行中,可以獲得更多幫助!!」

玲玲的微笑, 塞滿了會議的每個角落,小慧的笑容更大了,她做了對的決定!

隔幾天,
「小慧,老闆要妳去找他!」咦! 什麼事....小慧心裡納悶不已。

「小慧! 我那天要妳再想一想的事,結果妳想出了這麼一個結果。」老闆帶著瘟瘟的口氣問她。

「升玲玲....我覺得她很不錯呀!老闆! 我那天有跟你說過!」

「我不是要妳再想一想嗎?」老闆聲音變得比較大聲了...

「我想不出還有誰...?」小慧一臉的疑惑?

「妳.!妳沒想一想美美嗎? 美美之前也有專案管理經驗,她可能比玲玲更優秀...!」

小慧突然後腦杓感覺被敲了一記,狠狠地一棒! 原來如此! 老闆想要提拔自己的親戚!!!

「老闆,我不覺得...!」

「妳再想一想」

「我不用再想了!」小慧近幾吶喊!

「妳就是給我再想一想....! 好了!妳可以出去了!」一樣地,老闆暗示小慧,對話結束!

小慧帶上了門,嘴裡再也擠不出微笑,步伐僵硬,肩膀發直,眼睛看著地上,心理好掙扎,沒想到,念了再多的管理學,看了再多的彼得杜拉克,一切的一切,比不上老闆的一句話!一切的一切,都比不上和老闆的親戚關係!

現實的世界!!! 
世界真現實!!!

你猜,最後小慧有沒有換掉玲玲?

在答案揭曉前,請你問你自己,
你會為了一口氣堅持自己,還是,為五斗米折腰?


這是三明治主管的為難! 而更複雜的是,這還牽扯到道德問題。

三明治主管,我給你們的2個建議   :1.正面思考; 2.轉換訊息
但是在看下面文章之前,先提醒你,這是寫給不想離職,想要繼續奮鬥的人看的。

所謂正面思考,代表,我鼓勵三明治主管面對上面主管的決定時,如果你最後接受了主管的決定,那麼,你要想辦法找自己為主管的決定找理由,讓你打從心底真正接受,且沒有芥蒂。

關鍵是,你要打從心底接受。

如果覺得違背你的意志或想法太多,請你要現場提出。不提出,就代表接受,因為主管不曉得,原來你在忍受。

如果你不提出,為了五斗米折腰,那麼你要確定,你的脾氣和忍難度,可以讓你折腰,而不吭一聲氣。

如果你自己心情無法承受,短時間也沒有辦法原諒主管,甚至動了想要離職的念頭,那麼,請你主動和主管溝通,向他表達你的想法,你必須要請主管多給你一些他的想法或理由。這麼做還有個很大的意義: 你要給老闆機會,讓他跟你說明。

想辦法找理由,給自己正面思考的能力。


接著,要對底下的屬下給予有意義的訊息解讀。
當你接受了上面主管的決定,接下來你要透過訊息的轉換,將訊息轉換成對團隊有意義的資訊。

意思就是,你要給團隊成員一個好理由! 你要告訴團隊,為什麼他們得這樣做。

很多基層主管的訊息轉換能力很差,往往布達命令時,會告訴屬下「這是副理說的....不然你去問他....!」

這樣說詞,把身為一個主管該有的威嚴和品質,全部拱手讓給他人,請問,公司需要你這位主管做什麼?

轉換訊息,也代表基層主管你已經打從心底接受,那麼你的心情也才容易承受別人的疑問,才有能力應付別人的問題。

最後,我要告訴你,
小慧,她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換掉玲玲了!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她把這件事告訴我,問我該怎麼辦?

你覺得我該如何回答呢?

只能希望她以大局為重,接下來,也都還是她的人生選擇呀~











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

一句話壞了一個服務~70歲老媽槓上20歲店員

一句話壞了一個服務 ~ 70歲老媽槓上20歲店員

看就要有一個令我難忘的購物經驗....卻因為一句話......演成瘋狂客訴大案!!


事情是這樣的。

因為2012年春天,創下有史以來的陰雨天數紀錄,所以2月的星期日,難得的晴天, 我決定無論如何,都要出去曬個太陽。

地點,選在西門町,我的老家附近,想去逛個街,也想帶小朋友去買個玩具。

「妳要出門嗎?」我那子宮頸癌的母親,生病後,透過電話,妳還是可以從話筒裡感受到,她絕對的中氣十足。「我跟妳去,醫生說,我要照太陽,才有維他命D。」
這倒是......
黃色小鴨的微笑擄獲了女兒的心
好吧! 我帶著2個小朋友,1個老媽媽,到了一個不太適合我們的...西門町,逛街去了。
大女兒想買一個黃色小鴨鴨。上次到西門町一個小攤,一個賣50元。女兒非常喜歡,她想要再買一個,因為擔心會弄丟。
逛到上次的攤位,我拿起小鴨鴨,問一個只有帶著鏡框,沒有眼鏡片的女店員。

「妳們這個賣多少錢?」
「100元」
「嗄! 100元?! 可是我上個月來買是50元耶~」
「我們都是賣100元! 這是原廠.....廠牌不一樣.....有些店員會亂喊價!!!」

「那妳算我便宜一點...」我幾乎是求情的語調....
「就100! 100元我能賺妳什麼。不能再降了!」

我悻悻然地走了!

中午在美觀園用餐。我媽自豪地說,這是以前我爸爸和她約會的頂級餐廳。
當我在失神地聽我媽訴說她以前的故事時,我看到對面2樓的玩偶店面,竟然有賣小鴨鴨,而且,整個餐廳的娃娃,像爆漿一樣充滿了整個店面。像是身處在娃娃叢林般,可以在一堆玩偶中喝下午茶! 哇太完美了!!

用完餐,立刻火速到對面2樓的玩偶店,一進去,滿坑滿谷,大大小小的玩偶。讓人目眩,讓人神迷。
這..........不就是傳說中小孩的天堂嗎?

突然一個女店員,年約20歲左右,黝黑長髮,單眼皮的她,沒有笑容,安靜地,飄到我們身邊來。

我拿起一個小玩偶,隨口問她,「請問這個多少錢?」
「220元!」

這時,我那老媽突然接話。

「人家外面都賣200元。」她大概想要展現一下她的計價能力,或者,對於身為萬華人的驕傲!

「那妳們去外面賣200元的地方買呀!」
20歲的她,吐出這句話,著實把我嚇一跳。


身為教服務的老師,我沒想到來西門町一路上碰到的服務人員,竟都如此魯莽,我實在看不下去.....

「小姐,」我好氣地對她說「我們當然會去賣200元的地方買。可是,我建議妳不要這樣對顧客說話!」

她白了我一眼,「喔」勉強吐出一個字,她轉身就走了!

「ㄟ.....妳怎麼就走了呢?..........」我實在很無奈,但還是繼續陪小孩看玩偶。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,壞了自己的購物心情。

突然,我聽到我媽媽的高音調聲音! 奔過去一看,不得了! 獅子座的她,在幫我出氣! 對著那位小姐大聲發飆!!

「妳這是什麼服務態度!」她聲音宏大,我說過的,中氣十足呀!

「妳叫什麼名字! 跟妳講個話,妳態度這麼差! 什麼叫做我去買200元的玩偶!  我會! 妳這什麼態度? 沒人教是不是! 叫老闆出來!」

整個店面,除了充斥原來的玩偶叢林以外,現在,還塞滿了我媽的狂罵聲!

她罵了30分鐘,還不過癮,走到1樓,繼續打電話用手機狂罵10分鐘以上。

她落下狠話「妳敢看不起我,我老太婆每天沒事都到妳這邊來!」

而那位黑髮的20歲店員,在櫃台旁,猛喝著水,她的同事,急著幫她圓場。

20歲的黑髮妹,眼睛看都不看我們一眼,毫無歉意,或者實在嚇壞了!
對她而言,我們就是服務人員說的:
「瘋子!」

這是我上個星期日,天氣晴,身體曬著暖暖的太陽,但結局超爛的假日。
一切都是因為服務的一句話。

我們在上『客訴處理』課程時,第一條戒律,或者說是法則,都是告訴學員『要處理情緒,不要先處理事情!!』

處理情緒還包括處理自己的心情,和處理顧客的情緒。

我深深覺得,處理自己當下的憤怒、不公、厭惡、沮喪、想逃跑的瞬間感受,是最難的!
而這往往需要時間的磨練,年紀的淬鍊,團隊的合作而來的真功夫。
以這個案例的20歲黑髮妹而言,就算她說錯話,其實也就算了,但是當她看到我們有情緒時,其實只要展現服務的基本動作,那麼,我會有愉快的週日,她也會有開心的上班日:
1.微笑
2.點頭
3.四目相對
4.致歉

很多企業都想要讓自己的服務團隊升級,讓顧客有WOW的感受,但其實,嚴格遵守基本的服務動作,就會讓人驚豔!

而服務的基本功,可以貫穿整個內外場,這才是厲害!


我只能說,20歲的店員,遇上消費老手的70歲老媽媽,這是她的人生功課,也是她的新學習!






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
敏敏手扎: 70%的迷思~台灣服務業百家亂放~

敏敏手扎: 70%的迷思~台灣服務業百家亂放~

70%的迷思~台灣服務業百家亂放~


服務業下一波革命 論壇的發言貴賓。許士軍老師(左五)
2012年1月9日,過了非常充實的一天。
我參加了天下遠見雜誌和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所(CDRI)所主辦-"服務業的下一波革命"研討會。

會中宣示,台灣服務業產值已達GDP+70%,而政府和學界,希望CDRI延續70年代工研院發展台灣科技產業的角色,帶領服務業的我們,向世界發展。

身為在服務業的實務和理論中,奮戰超過15年的我,聽到這些,只能說,開心! 欣慰!


會議之後,我的會後參與心得是:

台灣服務業,是一群教練,在草肥水美環境中,依教練自己的經驗,所訓練有素的賽馬!
每個馴馬教練,各有風格,各有方法,可是面對西邊的競爭環境,想要取得好成績,似乎就有點像百家 放,各自造化,各顯本領。
而現在,這群馬匹教練,總算有個總教練,出來領個頭了!


會中我有幾點學習,摘述如下:

1. 服務業VS製造業? 忘了界線吧!! Boundaryless World
透過人,滿足顧客需求


許士軍老師,一開始就提出:服務業是深藏在傳統製造或行銷過程中。

我們所稱的服務業,是透過人的互動,達到提供產品,或滿足需求的目的。因此,台灣傳統產業中,把產業分成製造業服務業 兩大塊 ,但這樣的區隔是有問題的。

例如,請問85度C是製造業或服務業? 顯然兩者兼具。

小思考: 第1步,要瞭解顧客的需求,蒐集顧客的需求,接著,透過顧客需求,找到市場,最後,才製造產品。







2.服務業,要有在地化的能力!

馬雲經營的強項:了解顧客
有關在地化的問題,最有名的,就是來自美國的大白鯊e-Bay,打不贏揚子江土鱷魚阿里巴巴。e-Bay在中國市占率從72%,掉到7%,而這中間只不過是4年時間。

世界最大家電零售商美商 Best Buy貝思買,在2006年進軍中國,2011年就退出這個市場,上海9家店面一夜之間,全數關閉。

台灣企業呢?燦坤挾著台灣經驗,以強勢通路談判優勢,想要進軍中國,結果碰到中國廠商喜歡自控通路,也是碰了一鼻子灰,才進軍這塊未開發的寶地,但2 年後回台灣療傷。






小思考: 謹慎評估每個市場,了解所要服務顧客的特質,熟悉當地文化,了解當地習性,適時地.在地化。


3.服務業,要有謙卑的心!
王品的高端服務
在服務業的思考中,沒有所謂國內市場,或是國內市場。只有「顧客需求」!

沒有顧客哪有我們?!

而很多廠商,或者服務人員,頂著過去的成就,結果太過驕傲,自豪的結果,就是 - 失敗!

懂得尊重每個地區,每個顧客的需求,同時又可展現價值,才是服務業的真價值。

例如,會中提到,王品牛排,雖然屬於消費高端的牛排餐廳,原本擔心市場接受度低,但是現在王品已經塑造出:「年輕人求婚的地方」的特色口碑,明顯與當地需求&品牌價值連結在一起!

小思考:面對西邊的中國,我們已經確定,雖然說著同樣的語言,分享共同的過去文化,但是所謂服務,其實就是要把顧客的需求放在心理,謹慎且小心地評估。
頂著台灣的光環,並沒有吃香,也不保證成功!!!
而過去先有「台幹」後有「陸幹」的模式,是不是也要打破?!


這一切的討論,如此洪大,但是,我們心知肚明,沒有「人」,就完全成就不了任何事!!

有些事情我們知道,方向也清楚,但是要怎麼做?


以下投幾顆石,企圖未來可以問到路!

1. 服務業也像管理學,也可以有一個服務模型嗎?讓我們有跡可循?且管控品質?

2.就算有模型,有跡可循,可是服務會因人而異! 如何減少因人而產生的差異化?

3.如果減少差異化,那麼服務將會變得乏善可陳,因為令人驚喜的服務,都是來自客製化!!

4.服務業如果需要在地化,那麼哪些是服務的DNA,絕不能改變,哪些具變異性,可因時因地制宜?

5.服務的投資需要時間,以及大量金錢。可怕的是,太多的企業老闆,想要信價比高的投資。我們如何說服企業老闆,去投資一個,短時間看不到信價比的東西?

6.最後一個問題!服務一定需要靠? 我們有可能打破服務定義嗎?
台灣可不可以用機器,用電腦做服務,不要靠人!?台灣可否全力進入,「不需要服務人員面對顧客的產業/ 或方法?」

對我,無論如何,這是一個很棒的研討會,有很多的啟示和想法。

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,如果對這塊有興趣,也可以到商研院看一看:
http://www.cdri.org.tw/bin/home.php


在此拋磚引玉,希望能夠為台灣,為這塊土地,做些什麼.

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

服務第三說 - 服務三元素A-B-C

這幾天鬧了一個沸沸揚揚的新聞,某車商在車展時,由於女業務員不小心在蓋後車廂車蓋時,砸到了顧客的頭,導致其他兩個男性業務同仁-「脫衣哥」、「出去哥」,因為要幫女同事「敲頭妹」出氣,而一炮而紅。

結果是,車商壞了聲譽,業務丟了生意,兩位男士丟了工作,連續三壞,保證出局!!!

在報導當中,有一句話很讓我震驚,該車商業務說,「業務不是狗,是人!」

我想,每個從事服務業的人,難免偶爾都有這樣的心情吧!


這讓我想到八年前當我服務於某個頂級品牌,擔任公關暨教育訓練經理時,有一天我接到一通電話。

「這裡是XX公司嗎?」「是的,小姐您好! 敝姓張,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?」我的聲音帶著微笑,擁有熱忱的高音調,畢竟是早上9點的第一通電話,精神抖擻是必要的。

「你們公司很大!很大! 牌子很大是不是!!!你們以為你們了不起嗎?!」
我一臉的疑惑「小姐,不好意思...怎麼稱呼您?....是....請問我可以了解一下,究竟發生什麼事嗎?很抱歉,讓您這麼生氣!」

「你以為你們產品很貴,我買不起是不是!! 你們小姐超沒禮貌的,我到新光三越百貨你們櫃上買個東西,小姐用眼白看我,還岔胸,....怎麼樣! 瞧我不起!!!  一瓶7500的精華液有什麼了不起!」

哇! 鍾小姐她氣昏了!  接下來的話語,更犀利,而這段話,讓我記了8年。

「妳是做教育訓練的喔~ 喔~ 了不起喔~ 人都是妳教的喔~ 我看妳,妳爸爸媽媽沒把妳教好,才會讓妳也教出這樣的專櫃小姐!!!」

我氣炸了!!!   那時的我,真希望手上有把機關槍.........

那時才早上9點,我已經想要離開辦公室,根本不想上班了........


八年後,我看到這則新聞,我立刻想到那時的心情「服務人員是人...! 不是狗....!」
八年來,我自我修練,試著找出方法,讓自己面對顧客時,感覺像個人,而不像條狗。

擔任服務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無奈,很多主管都覺得那是進入門檻最低的工作。

事實上,從事服務工作,不但要展現專業,而且要展現熱情,我自己非常欣賞迪士尼的「創造顧客高滿意度的關鍵SCSE法則」,其中提到,員工都是「劇組人員cast member」,而服務的工作,就是一場表演秀(show)。

也因此,你應該可以贊同,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上台表演的。
是的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服務業的。畢竟,你要承認,有「天分」這件事。
的確,要上台的演員,也是需要訓練的。終究,他要直接面對顧客,演了,就沒法回頭

從事服務業的人,至少要展現三個服務的元素訓練A(attitude服務態度)、B(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、C(customer oriented以客為尊),才能稱為是「專業的服務人員」

服務三元素A-B-C,以下分別簡單的描述

 A-Attitude服務態度
這是包括可以得到、得到,得出、感受到的所有整體呈現。

服務人員的行為展現,決定一個企業給人的第一印象。順著這個印象,顧客在過程中,會不斷地加、減分數。最後當離開時,會有個整體印象總分。

但這些整體服務行為呈現,必須從基本、小處著手。
訓練之後,還要再隨時提醒、考試、演練。
讓改變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。

如此才能完成服務的第一個元素。

根據我的經驗,這樣的過程少則需要3個月,多則需要6個月
如果6個月之後,沒有服務態度的行為展現,那麼不管他多會銷售,我還是會請他離開。

B - Business Knowledge專業知識

專業知識是所有服務業的基本。
沒有任何服務人員可以自絕於專業領域之外。

現在已經不是攀關係的年代了! 顧客要的是懂產品的人,可幫他分析、做比較的人。

而且,因為你懂你所銷售的產品,因此你還必須要透過問題詢問,了解顧客需求,而推薦顧客適合的物品或服務。

當專業知識到位,你才不會像是幫顧客做手手腳腳工作的人。你會發揮專業價值,而且征服客人,擁有服務自信。

C-Customer Oriented Service 以客為尊
有顧客才有我們!
你知道這件事,你知道的!
但是面對顧客的無理要求時,有些事就是會嚥不下!

我不是要你委曲求全。

但請你想一想這件事。和顧客辯,又如何? 贏了,又如何?

你自己也是別人的顧客,當你成為顧客,下手花錢時,你在想什麼?
每個人都有他的理由,每個人都有他的想法。

當你成為服務人員時,請你站在顧客立場,去想一想,為什麼他今天會這麼要求,會這麼生氣?

就像文章一開始,提到的脫衣哥和出去哥,兩位哥們,你要想想,顧客為什麼這麼生氣?除了你看得到的理由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原因?
每個顧客都喜歡有熱忱、有笑容、有服務精神,購物後有後續關心的服務。

發揮同理心,不讓情緒征服你的理性,那才叫專業



我不讓我的服務人員在完成A-B-C三個訓練之前就上場,我也不讓我的服務團隊,在服務顧客時,違背A-B-C宗旨。

善用A-B-C,讓你自己在站上服務的舞台前,擁有最完整的服務元素。八年來,這A-B-C成為我服務的基本功,也是我的服務基本盤。

「脫衣哥」「出去哥」,以及「敲頭妹」,跟你們分享!